智能化家居已成不少品牌楼盘的“标配”
未来一个家庭里面的冰箱,具有数据读取功能、下单功能、采购功能;空调具有室内温度读取功能、感应功能;窗帘具有感光和环境设置功能;灯光控制与生活场景所匹配;家里全部家电将实现数据化读取……”这是2018年一品牌房企对智能化家居的最新场景描绘。
生活场景从“新鲜事”到“成为习惯”的循环仍旧在快速进行,去年底佛山推进预制装配式建筑,“像堆积木一样造房子”或许成为未来建筑的主要模式之一。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不管是智能化家居、建筑新工艺还是公寓住宅化的探索,不可避免的在发展中会面对新的问题,但时代不断迭代更新,生活诉求越来越人性化,都要求各企业在未来的生存成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业主的车进入小区自动识别、业主回家直接摇一摇手机开门。”在2015年举办的一场新盘发布会上,中铁国际公馆发布的全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是佛山住宅社区配套的“新鲜事物”,到去年为止,智能家居、安防控制、室内场景模式等等,已经成为不少品牌楼盘的“标配”。
“房子也希望更加符合90后甚至00后的居住需求,赋予房子更多的科技色彩。”在住宅和商业项目瞄准“智能化”的同时,不少产业项目也把这个领域作为新的发展定位之一。今年,广佛智城就在产业方面形成全屋定制、智能家居的集群化。据介绍,项目目前已经聚集有几十家相关的企业。
预制装配式建筑新工艺的推进一边是绿色建筑正在实现更生态和节能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新工艺的推进。这种“最快四天建一层楼”、“像堆积木一样造房子”的新工艺,不仅可以加快建设速度、还可以减少工地现场环境污染和减少后期建筑的空鼓、开裂和渗漏等多项问题。
佛山市住建管理局曾发布,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要达到20%,2018年将落实扶持政策。公寓在居住功能等方面更加住宅化“此外,商办物业今年会有较大的变化。在中心区住宅空心化的情况下,会有真正居住性质的公寓出现在市场上,客户也会逐渐接受这种物业。”在佛山中心区住宅限购以来,商业公寓成为投资客积极关注的领域。但未来公寓的“居住”功能将被开发者更加重视,成为中心区的住宅补充,“比如60-70平方米的三房,真正可以让使用者来住,加上公寓总价低,在中心区住宅价格相对高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居住者就可以不用只选择远离上班地方的镇街,也不用一定要去买9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
“佛山此前住宅的入市门槛基本是在约90平方米以上,户型在三房以上,但是未来在加大人才吸聚政策、城市产业升级的基础上,相对高素质的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这部分高端人才年龄偏年轻化、此前的财力积累不一定丰厚,但是对于居住区域和条件有要求,小面积的优质居住产品的增加已经变得紧迫。”家住佛山新城的消费者方先生直言,“比如60多平方米的两房,在市场上几乎空白。”一方面是公寓在居住功能、户型设计方面更加住宅化的提升,另一方面是对于服务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商业公寓开发者在服务方面的加强也是一大重点。此稿件来源企业或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