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总是出血,置之不理可能会出大问题!
很多人都认为牙龈出血、肿痛只是口腔小问题,
无需太在意,过一阵子自然而然就会好。
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对牙周病的症状“爱理不理”,
等到牙齿肿痛严重松动时,
那就真的“高攀不起”啦~
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指牙齿周围组织的病变,包括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周病是如何引起的呢?
牙周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期不注意口腔卫生,滞留在牙齿上和牙缝之间的食物残渣得不到及时的清洁,日积月累形成牙石,同时聚集大量的细菌附着在牙面上,形成不易去除的菌斑,产生毒力因子,刺激牙周组织发生炎症。
牙周病对口腔的影响
牙龈出血、肿胀、疼痛
牙周炎时,牙龈处于炎症状态下,毛细血管增多、充血。一旦受到刺激,比如刷牙、进食或吸吮时,就容易出血,炎症明显时,牙龈将变得肿胀,同时可伴有疼痛。
口臭
牙周病时,病变部位炎症细胞或细菌坏死形成脓液,从而产生特殊的**腥臭味。
如果有食物嵌塞,被细菌分解后,同样会产生**的腥臭味。
最好多注意是否有以下症状,这可能是牙周出现问题的预兆:
? 刷牙或吃硬食物时牙龈出血;
? 牙龈经常肿痛;
? 牙龈有退缩,牙齿看起来比以前变长;
? 牙齿有松动;
? 牙齿之间的间隙在逐渐加大;
? 有持续的口腔异味(口臭);
? 咀嚼无力、不敢咬硬物。
出现上述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以免牙周病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牙周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忌抽烟。研究发现,每天吸烟量与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每天吸的烟越多,牙周病也越严重。所以,为了牙齿,还是放下手里那支烟吧。
忌高糖食物和高糖饮品。糖可加快菌斑在牙面的形成和附着,同时还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所以,要尽量少吃糖,吃完以后记得漱口,从而减少糖在口腔中的停留时间。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过量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对口腔黏膜组织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导致牙周组织产生炎症或者加重原有的病情,出现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等症状。平时可以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食物,生活做到有规律、劳逸结合。
少吃油炸烧烤等油腻食物。长期高脂饮食会使人体内脂肪代谢产生紊乱。研究发现,血脂越高的人牙周病情也越严重,因此,低脂饮食是有利于牙周健康的饮食原则。
适当多吃富含纤维耐咀嚼的食物。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会增加我们的咀嚼次数,可有效刺激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和口腔清洁。如果有食物嵌塞到牙缝,饭后要及时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