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受限原料紧缺 红木家具或再涨15%
据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分会消息,今年3月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又称C ITES公约)第16届缔约国大会公布了新的附录修订名单。交趾黄檀(大红酸枝)、中美洲黄檀(中美洲红酸枝)、微凹黄檀(南美红酸枝)、伯利兹黄檀(中美洲黑酸枝)、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等五种红木被列入,并于去年6月12日起将被严格限制出口。
帝格欧式家具网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从去年底开始,红木原材料价格就开始持续上涨,而在CIT ES公约公布之后的4、5月,更是一路飙升,两个月来至少上涨了15%左右,从去年同期至今,普遍涨幅在30%以上,一些高端稀缺木种的涨幅更是高达50%。尤其是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可以说涨得最厉害。
从去年6月开始,大红酸枝的价格由直径20厘米、长度2米以上的常规木料每吨大约11万元-12万元之间,涨至现在的15万元左右,增幅高达30%上下;1米左右的“短料“由于资源短缺,从6万元涨到了9万元,涨幅高达50%;而比较稀少的直径30厘米以上的大料涨幅更是超过了50%,从18万元/吨上升到30万元/吨。
对于红木家具未来的市场走向,广东省家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克表示,目前的涨价还是相对理性的,红木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上述树种日益稀缺,另一方面原产国对红木树种的出口管控越来越严厉。像最受欢迎的大红酸枝,按照目前的市场消费情况来看,东南亚一带的大红酸枝也会在两年内被砍光,因此价格只会越来越高。
帝格欧式家具建议消费者可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收一些价格适中、做工精良的家具。例如交趾黄檀,目前价格为平均12万元一吨,家具成品性价比也比较高,升值率很稳定,会给消费者带来不错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