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艺术节现日本经典波普第一人,看博洛尼与新老波普艺术的灵感碰撞
当在巴塞尔艺术节遇到田明纲敬一(Keiichi Tanaami),你不得不惊叹于76岁的他还有沸腾的能量,流行艺术、变态的科幻、面包屑、花花公子……
童年时期在东京的轰炸,Keiichi Tanaami将自己的梦想变成扎眼而可怕的幻觉波普艺术。
以好莱坞女演员为主角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情色,并结合迷幻波普风格的作品,树立了他在日本波普第一人的地位。
他被称为“日本的安迪·沃霍尔“,但与沃霍尔不同,他的作品总是充满迷幻、性心理色彩和hypercolorful Memento Mori在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暗示。
波普就像是一种镜像效应:强化了信息传达的真实性,瞬间瞩目,难以忘怀。
“我生活中真正的乐趣和目标就是改变沉闷的空间和墙壁,给他们带来色彩鲜明的生活。慢慢地,但我肯定会到达那里!“
卡米尔·瓦拉拉是新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她擅长场地营造,赋予空间以鲜亮的色彩图案混搭风格。
她的设计遍布伦敦、悉尼、纽约各处的场地, 不但极具辨识度,蕴含丰富张力,而且让每一位见识过她设计的人都不禁会心一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将生活在“瓦拉拉的世界“中,那将是个快乐无比的地方。
古典波普艺术早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对它混乱的组合、夸张的色彩喜闻乐见。然而当新波普出现在大街小巷,它宛如一股清流颠覆了人们的视野。
不再是单一的鲜艳色彩的组合,令人费解的无厘头线条和几何形状也变得活泼可爱富有感染力。
(古典波普)田明纲敬一
(新波普)卡米尔·瓦拉拉
(古典波普)田明纲敬一
(新波普)卡米尔·瓦拉拉
(古典波普)田明纲敬一
(新波普)卡米尔·瓦拉拉
本次博洛尼将古典波普艺术和新波普艺术共同展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崭新与陈旧的碰撞,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博洛尼本期定制软装--幻境
似真似假,似梦似幻,赋予无尽的想象与活力,沉溺于糖衣包裹下的外表,甘之如饴。
这不禁令我忆起了我的童年时代,任性的肆意妄为,哪怕张扬到备受瞩目也不觉尴尬。我想,我定是在梦里。
梦醒了,窗外不再是那条家乡的小路,身边再没有那个聒噪的同桌……这一曲“波普之歌“,请为我而唱。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