橱柜设计处黄金期 蔡明称国内办评选“为时太早”
背景:Andrew Martin International Interior Design Award 国际室内设计师年奖,被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室内设计界的奥斯卡”,今年有8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入选年鉴,而今年也是博洛尼和Andrew Martin合作的第四年,为了对8位中国设计师的得奖表示祝贺,博洛尼于11月11日携手Andrew Martin中国区官方授权机构优艺时尚等,在京城九朝会带来了一场家居室内设计界的潮流盛宴。当天,博洛尼总裁蔡明以及Andrew Martin创始人Martin Waller,博洛尼获奖设计师王元昭接受了采访。
地点:九朝会
被访者:博洛尼总裁蔡明;Andrew Martin创始人Martin Waller;博洛尼获奖设计师王元昭
关于中国设计
问:这次8位优秀的中国设计师入选,我想问一下Martin Waller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突破?
Martin Waller:中国目前处于一个非常难得的黄金时期来营造非常出色的设计。在中国的酒店,别墅,更多的住宅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应该说中国的设计今天并不是说从长远的看有一个突破的跳跃,而是应该说中国的市场给了更多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中国的设计师有了获奖的机会。总结一下来说,从中国很多获奖设计师的作品来看,这次8位设计师的作品入选年鉴,并不认为说中国的设计因此而得到一个质的进步,而正是因为中国的市场给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机会来让我们的设计师发挥他们的设计才能。
问:蔡明先生您是怎么看待中国元素在国际室内设计中的呈现的?
蔡明:这两年,中国的文化由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让中国的家庭不再一味的追捧西方文化,设计师也在作品中展现出我们自己中国特有的室内设计风格。在未来的家居设计中,首先舒适还是排在第一位的,然后中国的元素排在第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文化促进的过程。
用中国元素设计的Andrew Martin获奖作品
问:Martin Waller先生,在历年来的入选作品中也有我们中国的入选作品,但是这一次我们有8位设计师的作品都入围了,作品中也有不包含中国风的作品,那么您怎么看待这些作品?
Martin Waller:首先来说,这次有11位华人设计师入围年鉴,我并不同意说这些华人设计师都要带有中国风设计作品才能入围参选,实际上每一位出色的设计师都有他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视角,设计个性,并不全是中国风的作品。每个国度其实都会有自己相应的风格在设计中体现。我也可以很容易的从作品中分辨出这是来自哪一个国度的设计,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具有中国风的作品都是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的设计。
问:从我们这次获奖作品的来看,风格有美式的,欧式的,中式的,也有走混搭路线的设计,特别是中国元素在欧式风格美式风格中的体现,我想问Waller先生是如何看待这样一种风格的融合的?
Martin Waller:我不是特别喜欢特别统一的那种设计风格的人,我比较喜欢混搭的类型,我一直认为室内设计中应该融合不同种文化,比如像来自于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不同地域的文化,我觉得统一是一种美,但我并不觉得完全的统一才具有美。在我们自己的作品中也是经常会融合很多种文化的元素在里面。像中国古老传承的非常具有文化色彩的家具或者是中国元素也经常被运用在Andrew Martin的作品当中,也有非常好的呈现。
关于博洛尼
问:这是博洛尼第三次和Andrew Martin合作来举办这个设计师颁奖典礼。那么这种合作是否给博洛尼带来了什么?
蔡明:我们觉得从开始做的时候,一个是我们看到这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比较有公信力的室内设计作品的选拔,让中国的设计师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一个方向;第二个来说,这是一个全世界的主流的设计大赛,这样再加上很公正的一种评选方法,我们也很愿意积极的参与,最终来说我们博洛尼也是靠设计制胜的。我们公司的发展方向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乃至服务,我们的主打都是以设计为主线的一系列的服务,所以未来在设计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会一直持续的做下去。
问:博洛尼举办的这个大奖今年已经第三年了,蔡总您觉得这个大奖对博洛尼来说的意义是什么?收获是什么?
蔡明:主要来说,Andrew Martin对博洛尼来说是一个窗口,而且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Andrew Martin的年鉴绝对是每年最时尚的最前沿的设计元素在其中呈现给大家,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在不断关注室内设计的变化趋势,比如某一风格的设计,基调不变,但是通过每一年的年鉴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风格的变化趋势。从这个年鉴中我们也能看到当今全球最前沿的设计。这样的话也能让中国的设计师通过参与这个设计大奖,让他们离国际化的室内设计更进一步,也是给他们一个能够走上国际舞台的平台,让我们中国的设计师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才华。所以在这个国际性的奖项中,也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参与到其中,也同时提升我们中国室内设计的地位。我希望这个距离能不断地拉近。也是向国际来展示中国的室内设计。
问:蔡总您觉得博洛尼的设计师从这个大奖中得到了哪方面的提升?
蔡明:对于我们博洛尼的设计来说,我们鼓励我们的设计师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参与到评选当中,并且,设计师在通过每年从年鉴上学习到的这些设计方面的启示,都能使他们在他们的设计中越来越具有国际设计水准。也是我们对我们的设计师的一种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平台。目前中国的室内设计的情况就像Martin先生所说的,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发展之中,好比美国有10000名设计师在参与选拔,而中国只有100名设计师参与选拔。所以在这么好的局势下我们鼓励我们的设计师多多参与到其中,呈现出越来越多更好的作品。
问:从Andrew Martin在中国举行的3年以来,中国设计从3年前到现在应该说有一个很好的进步,蔡总您认为博洛尼的设计师在哪方面有了比较好的飞跃?您认为中国的设计在未来的展望是如何的?
蔡明:首先在参加人数上有越来越多我们的设计师非常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国际性的设计大奖竞选中。第二个从参加的项目上来说也比原来多。那么设计水平呢,也像Martin先生所说的,因为我们的市场很大,我们有很多的房子需要设计师来设计,比如美国一年有20万套房子需要设计师来设计,但是中国一年有超过200万套房子需要设计,在这样一种比率下,设计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大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设计水平。所以说对未来的展望的话,现在就像当初的美国一样,在这么好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设计水平发展的会非常迅速。
问:博洛尼与Andrew Martin合作的室内设计大奖颁奖典礼,您是否可会在未来自己举办一个室内设计的评选呢?可能是国际性的评选么?
蔡明:中国从1979年到2009年是中国经济野蛮崛起的30年,然后2010年之后是中国文化崛起的30年,再过三十年,是中国文化进入主流的三十年。因此在中国文化还没有进入世界主流文化的时候,这时候这事办不成的,即使办成了,人家也不信,因为我们文化的公信力还不成熟。所以说想获得一个国际级的公认的评价系统,我们需要时间和努力。现在我们进入中国文化崛起的30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奋斗,努力和眼光,使我们的文化崛起之路走好。所以我们目前来说还为时太早,我们并不会自己举办评选。
问:我们看到很多来自各国的设计师作品在年鉴中被选出,那么中国也有设计师在参赛,博洛尼的设计师有设计师被选中,那么博洛尼获奖设计师的作品是否也会向您所说的被外界所质疑?
蔡明:这个其实就是一个关于评选是如何选出来的问。关于如何评选的我没有参与到其中。大致来说就是第一轮作品评委们通过评选选出之后,进入下一轮评选。所以如果说有些作品第一眼看上去就没有被评选看上的话,可能就与大奖失之交臂了。那么被大多数评委所看入眼的作品就可以进入到年鉴的进一步竞选之中了。所以这完全是Andrew Martin这个国际奖项评选评委的公信力所得出的结果。无所谓质疑与否。因为我们就没有参与到其中。
关于设计作品
问:Martin Waller先生您怎么看待九朝会的设计?
Martin Waller:说到九朝会,在我看来这里的设计非常美妙,像我们现在所在的这间房间里面的长长的桌子的造型和材料就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九朝会的美妙之处。
问:这次获奖的设计师王元昭先生,就您看来,此次您在Andrew Martin设计大奖中获奖的作品,是什么使您获得此次的大奖?
王元昭:其实我在进行设计师不是特别在意这个作品是属于什么风格的,我认为任何风格都是有每种风格的元素所组成的,如果我们把这个元素进行引申变化。在和客户交流过程中,有很多国内的客户喜欢请国外设计师来做,因为国外设计师的确有一些比较新的东西,但是其实在家居设计中还是很难实现在实际当中,因为不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所致。所以在我的作品中,我会更贴近中国风元素的设计。另外我我通过对中国元素的变化,带给设计一种新的视觉感受,这是我不断尝试中的一次,所以我想我的这种创新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
问:王元昭先生,我们也看到您的作品中包括了很多丰富的技巧,请您谈谈您在设计时的技巧主要体现在哪里?
王元昭:其实我们在博洛尼的室内设计中就能体现出,比如80平米的房子,通过各种技巧让人感觉是100平米的房子;第二个是空间的划分,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然后就是我们在设计中体现一种宜居的生活理念在里面,比如为了生活的更便利在一些设计中体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