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之道 | “日本收纳教主”近藤典子,带你收获尺寸间的井井有条
日子总是越过越满,家里的东西总是越堆越多。在原本就不大的空间里,总有没摆放回原位的杂物,一时兴起购置的新物件,眼花缭乱却又无从下手。
在这样的空间里,或许早已忘记初次踏进这间屋子时的轻松惬意,也忘记了购置住所的初衷便是让自己更幸福。
超过60%的家庭都有着相似的问题,杂物遍地、收纳空间不足,曾经千万购置的豪宅也转眼变得凌乱不堪。是时候,定期清理家里堆砌如山的物品,从而走出自设的牢笼,提升你的生活品质。
在很多人看来,收拾屋子是一项大工程,把东西归置得井井有条更是难上加难。与其每一次都在整理时感到头疼,不如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也逐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说到收纳,就不得不提在日本点起收纳之火的“收纳教主”近藤典子。
近藤典子
著名住宅收纳研究设计专家
Home & Life研究所创始人
创立“近藤典子居家收纳系统”
超过30年收纳从业经验
超过2000户家庭收纳服务成功案例
作品获得日本Good Design Award殊荣
左滑查看近藤典子的收纳成就
起初,她也与大多数家庭妇女一样,为琐碎的家务事烦心。整理的萌芽,来自于她开始帮丈夫打理公司的包裹。
在协助丈夫的过程中,近藤发现女性对于细节的整理更占优势,两年后她便成立了日本第一个女性搬家服务团队——围裙服务机构,针对不同客人提供合适他们的方法,利用易于入手的小物件,研发了许多打包工具和清洁物品。
在开创自己事业的过程中,近藤典子开启了自己的创意法门,以独有收纳思维给布局、家务等生活日常提供指导,成为了日本业界的“创意生活导师”。
她提倡“生活之术”,针对居家生活所倡导的空间理论受到了日本及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的好评——“只要提起,就会特别有尊敬感的技能满分人物”。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在近藤典子的职业生涯中,她一直致力于为每个家庭提供舒适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思考与摸索中不断成长。
在她的《尺寸间的井井有条》一书中,她以空间中尺寸的角度,精准把控家庭收纳需求。在合适的地方摆放适合的物品,根据物品的尺寸去设计收纳方式,以人的身体做量尺,打造专属的空间,是最为理想的。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做好空间收纳,要从处理好“人、物品与空间”的关系开始。
无论你所处的房间大小如何,总要给收纳留出特定的位置。一件物品在哪里使用,在何种场景下进行使用,那就应该存放在离使用场景最近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动线,从而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收纳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柜子中搁板的尺寸。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常用度后,需要将不常用的物品搁置于较深的位置,常用的物品方便拿取,才更好收拾。
在人的活动空间中,最基础的就是步行所需的空间。面朝前方时,需要60cm宽幅,侧身则至少需要45cm。如果你不想在家里一直像螃蟹一样走,那么在设计家具位置和收纳空间时,一定要将距离测算清楚。通过身体测算物品收纳条件,放置高度、伸手进深,让收纳习惯融入生活方式,在家里待得更舒服。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20cm、30cm和40cm,是近藤典子在书中提到的三个主要数据。
20cm深的搁板,应用于卫生间等摆放洗漱用品的小区域。卫生间里的物品虽小,但种类繁多,肆意散落不如放入20cm深的盒子或悬挂的篮子中。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30cm深的搁板,应用于客厅、书房等存放稍大一些的日用品的区域。纸巾盒、A4大小的文件夹等,都易于摆放且方便拿取。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餐盘、酒杯、饭碗,也很适合用30cm深的搁板,但一般不应超过三排。在厨房这种忙碌的区域,物品摆放的一目了然,能让家务变得更轻松。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40cm深的搁板,应用于摆放电饭煲、暖水壶这类的厨房小家电,顺利摆放的同时还能保证良好散热。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衣物的收纳常常会难倒一大批人。近藤典子在书中提出,衣服的质地决定着衣服是该重叠着收纳还是竖着收纳。上装、下装、外套、内衣分门别类地归置好,能收获意想不到的额外空间。

(图片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房子是水泥钢筋,可住在房子里的人有血有肉。不论你住在什么样的空间里,整理收纳都是需要学习的生活哲学。
从整体空间的尺寸测量、功能规划,到生活动线、物件收纳,是时候制定一套属于你自己的生活理念了。高效利用时间、空间,打造属于你的有序生活空间。
(文章来源:博洛尼橱柜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