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现场直播|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
明明家里的柜子是足够的,但是还是感觉东西没处安身;明明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但总是找不到想要用的东西。而且东西收拾好后,过不了多久,屋子看起来仍然是乱糟糟的。下面分享3条适用于全屋空间的收纳设计法则,对收纳空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收纳效率自然瞬间翻倍。
就近收纳缩短动线
规划全屋收纳的第一步,应该是按照你的生活动线,分区清点需要用到的物品,比如进门我们需要换鞋、放钥匙、包包等,那么进门的玄关就需要有鞋柜、换鞋凳,挂钥匙、衣服、包包的挂钩。
设想好生活的场景,这样你就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东西需要收纳。算好放置这些物品需要多大的位置,提前做好规划,东西就不会无处安身了。
比如洗衣机旁边就应该有收纳洗涤用品的位置,把洗衣服要用到的洗衣液、消毒液、柔顺剂放这里,打扫要用到的毛巾也可以放这里。
又比如在柜子很多的厨房里,灶台下面的底柜就应该放锅具锅铲,炒菜的时候随手就能拿到。其他区域也是如此,东西放得越近,收纳越轻松。
最常用的要随手就能拿到
家里怎么收都是乱,除了没有留足收纳位置、收纳动线太长之外,物品没有摆放在合适的高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我们应该先按使用频率给物品分个类:
最常用的:要不弯腰不踮脚不伸手就能拿到,比如客厅的纸巾、遥控器、充电器等等。
较常用的:要最方便拿取,比如药箱、指甲剪等等。
储藏的:不常用的,可以放在柜子的高处和低处,比如换季的被褥。
展示的:就是摆着不会碰的,比如植物、艺术摆件等。
按照这个原则,以厨房为例,常用的碗和盘子等餐具和刀具都放在腰部至头部高度之间的搁板上。不太常用的用箱子装起来,分门别类地置于顶部的盒子里。
这样常用的物品都在身体能够到的范围内,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伸手就能轻松拿到。
浅收纳摆放原则
很多人在做柜子的时候,进深做到45cm以上甚至60cm的深度,东西前后排了三四排,后面的东西都被挡住了,每次要拿里面的东西都要先把前面的东西拿出来,还很容易忘记里面放了什么。
将进深设计得更浅,比如20cm、30cm就足够,物品放置不要摆两排以上,这样所有东西都一目了然,易找易拿,也可以防止乱买东西和过量储存,不要被物品侵占人的活动空间,住起来更宽敞舒服。
当然,做好全屋收纳的大前提是控制自己购买欲,做好断舍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日本收纳大神近藤麻理惠的方法——只留下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
当围绕在你身边的都是让自己心动的物品,生活的幸福感也会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