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 做大难!中型橱柜企业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随着原材料、运输、人工等成本的上涨,橱柜企业和所有的木制企业一样,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入门简单,做大难,这让橱柜市场每天都上演一幕幕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悲喜剧。很多小型橱柜企业纷纷逃离,转站其他领域,而龙头品牌依然捍卫着自己地位,剩余的中型企业面对着市场份额,只能举步维艰,那么如何做大做强,就成了摆在他们眼前的难题。
不乐观的中型橱柜企业现状
根据有关调查分析,排行前10位的橱柜企业占据了全国95%的市场份额,欧派、金牌、志邦等橱柜企业强势依旧,龙头地位依然稳稳把持住,说明橱柜企业的品牌集中度较高,剩下的中小橱柜品牌也是明争暗斗,竞争激烈,瓜分着剩余的市场份额。
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不是龙头的中型橱柜企业,这些企业面对着大品牌的强势和自主经营的种种难题,游走在中端市场,在夹缝中也是艰难度日。他们也希望能超越大品牌坐上龙头,但日益激烈的竞争让他们感受到危机尚在。消费者对产品要求和需求越来越多,而中型企业因为缺乏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优化的产品加工链等,导致中型企业在与各大品牌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从而流失了经销商,流失了消费者。
面对这样情况,上海橱柜协会秘书长强调,“橱柜企业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学习大品牌的优势,看到自身企业的劣势,找到一套让企业在能够继续生存且保持良好势头发展的法则。“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通过和各位橱柜企业高层的对话,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优化生产进度
和大品牌相比,中型的橱柜企业最大的难题在于生产进度不够优化,也就是常说的交货周期。原因在于中小型的橱柜设备不够先进。比方不同的工厂A一个月的生产值是10万,B的生产值可能才5万,这就会导致生产进度跟不上交货周期,制约了橱柜企业的发展。我们仔细观察其他品牌的橱柜企业,他们往往对成产进度的把控非常好,大部分都有建立工厂标准体系的操作平台,不仅解决各个系统间数据交互的畅通性和一致性,也可实现所有支撑企业的焦点数据信息的数字化建设。而橱柜生产本就是一个标准化很高的行业,标准化越多,成本的控制力就会越强,那么自然价格就能降低,利润就会提高。
2.产品要多元化
原木的价格成本上涨让很多木材企业看到了危机,橱柜企业也是其中之一。在橱柜市场压力渐增的情况下, 选择同时生产其他类别的产品,比如同样用木材制成的衣柜、浴室柜,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这些产品不仅在生产工艺及原料上具备一定的共性,而且可以借助原有的材料和生产线进行规模生产。在渠道上,也是借助原有的渠道进行销售,在不增加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可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投资多元化,从而规避市场风险。产品多元化的模式,虽然会消耗更多原材料,但中型橱柜企业也可以由此向上游供货厂家争取更低廉的价格,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