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星品集成墙面 薪火相传致敬匠心
“匠心”——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不同的人对“匠心”有不同的理解,大部分人听到这个词的第一想法可能是匠心独运,工匠精神。匠心精神在华夏土地上传承了五千多年:司马迁历时14年著史家之绝唱。《史记》李时珍潜心27年著述,《本草纲目》,李春10年设计建造的****座石拱桥——赵州桥。宋应星科学著作《天工开物》,徐霞客30多年游历中国《徐霞客游记》。
中国的匠心精神不仅通过举世闻名的著作得以展现,还通过云锦、丝绸、杆秤、陶瓷、玉器、字画等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来源:汇星品集成墙面公众号,侵删)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匠心之人依旧振兴中华: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19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领衔科研攻关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首次专家测产验收在湖南省衡南县进行:实测亩产突破1000公斤,再创新高!专家组认为:第三代杂交晚稻新组合表现优势强,产量有重大突破。袁隆平表示,未来团队将向一公顷产20吨(即亩产1333公斤)的目标努力!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的匠心精神,一步一步克服重重困难。
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直到1986年才真正得到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三系法),最后到2019年第三代杂交晚稻实现亩产一千公斤。
袁老先生经过半个多世纪对杂交水稻的匠心营造,使得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养活7000万人,让华夏子孙从“吃饱”到“吃好”的生活一步一步迈进。
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2019年10月22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抗疟药研究任务,其任科技组组长。
从1969年至1972年之间,屠呦呦领导课题组经过大量严谨而复杂的实验,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并在1972年,于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无色结晶体——青蒿素。
为了对青蒿素进行临床实验观察,由屠呦呦带头共3位科技人员,经领导审批,住进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进行“探路试服”。类似这样的一次次试毒试验,让她得了中毒性肝炎。
1977年,为了赶在国外发表的前面,表明青蒿素为中国人发明,由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2015年,屠呦呦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标志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屠呦呦用她的一生,致力于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治疗方案。是她,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
匠心精神一代一代延续,覆盖在各个领域中。每个行业、每一件事都有着相似又不同的匠心之路。汇星品同样也坚守着这一份匠心,以追求极致来要求自己,致敬匠心。
汇星品二十年来致力于人居美好环境的研究,在基材方面,我们甄选环保,收缩量小,割裂性、弹性、韧性强、顺纹抗拉、抗压强度大的竹材;在工艺方面,我们用心尊重每一块板材,引进3D打印工艺,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多品种、多色彩等新体验;在技术方面,引进全套德国设备,德国贴膜技术,意大利喷涂技术、设备精良,使用德国汉高PUR热熔胶,是一种“零甲醛”的环保热熔粘合剂;在设计方面,邀请了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委员、全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优秀设计师陈君杰先生担任设计总监,整合前卫国际设计资源,开发满足消费者个性的风格两百多种。
(图片来源:汇星品集成墙面公众号,侵删)
汇星品对守护一个家的执着,为家奉献的匠心精神,只为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一类适合居住的环保产品,对于汇星品来说,最珍贵并不是那些不负心血研制而出的墙板模块,而是汇星品产品为千万家庭带来的无忧岁月。
传承匠心,延续精心。汇星品,仍会继续弘扬匠人精神,继续做一个以质出世,以环保出品的品牌。在传统与时代的不断碰撞中研发、生产、设计更多高品质的家居产品,给予广大消费者更优质、更专业、更安全、更精细的消费体验,让您轻松愉悦把自然带回家,铺陈出一副舒适安逸的生活画面。
(文章来源:汇星品集成墙面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