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端午节,粽子香飘散四方,金雅居门业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节
节日的别称
人们很多平时经常听说端午节
其实端午节有很多别称的
请让我一一道来
据统计
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
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
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
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
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
灯节、五蛋节等
端午节
节日的起源
端午节的起源
是纪念屈原、或是伍子胥、或曹娥呢
不过听得最多还是说纪念屈原的
纪念屈原说
战国时期
屈原实行****的主张未能实现
被削职流放,后楚国亡
屈原内心痛苦,于五月初五投江自尽
当时很多百姓问讯就划船捞救,
将米团投入江中,以免屈原尸体被鱼吃
后来慢慢演变成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各种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
节日的习俗
时至今日
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由于中国地广民族多,相传故事版本多
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
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主要有
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
躲午、帖午叶符挂菖蒲、艾草、游百病
比武、击球荡秋千、小孩洗苦草麦药澡
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
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
咸蛋、粽子等习俗
众多民俗活动,吃粽子必不可少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
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
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吃粽子的风俗
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金雅居门业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愿您的生活“粽”是快快乐乐,
人生“粽”是幸幸福福;
忧烦“粽”是无“粽”无影,
惆怅“粽”是“粽”迹全无;
爱情“粽”是甜甜蜜蜜,
事业“粽”是精精彩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