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店长、导购注意别犯这10大禁忌!
1、忌忘记顾客的姓名
在与顾客交往时,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不仅有利于缩小双方的距离,促使交易的实现,给对方留下好的形象与印象;
也反映对对方尊敬的程度、自身的教养和所在公司的形象,因此要慎重使用对顾客的称呼。
2、忌衣着、仪表过于随便
导购的仪表、仪态也会影响其销售业绩。据调查,仪表、仪态在整个销售技巧中占有高达67%的比例。
之所以会占有如此高的比例是因为仪表、仪态能够有机地结合商品和销售者,展现出容易让顾客接受的观念与想法,可以快速、直接地获得顾客的信赖。
3、忌介绍失礼,令人尴尬
在接见顾客时,错误的介绍有失风度与形象的,会让自己和对方都尴尬不堪。
因此,对常与顾客打交道的导购有必要掌握介绍的一些基本常识。
4、忌不会察言观色、区别对待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这么一个公式:一个人表达自己的全部意思=7%的言词+38%的声音+55%的表情。
因此,与顾客洽谈时要观察对方的表情、态度、举止行为和所处的环境。
总之,观察对方的一切,从中找出洽谈的适宜话题及交谈重点,掌握对方心理,再配合有针对性的语言说服,掌握洽谈的主动权,轻松地对顾客进行引导。
5、忌不重视顾客信息的搜集
在展开推销活动之前,推销人员除了要对本企业、所推销产品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必要了解之外,还要重视顾客信息的搜集。
如果不了解顾客信息贸然推销,推销人员可能会使自己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6、忌不能发现顾客的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而这种爱好往往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同,更喜欢找到"同道"中人,所谓物以类聚。
当你迎合他的爱好,他会感到被理解和赞赏,感到开心和愉悦。
假如你也有此类爱好,双方一定会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会产生更多的共鸣,双方之间的距离一下会拉近很多。
7、忌怠慢自认为不重要的顾客
“所有顾客一律平等”,遭受歧视性待遇,不仅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策略问题。
假若歧视自认为不重要的顾客,损害的必定是服务提供者本人或产品的销售者,而对于需要服务的顾客而言,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位供应商。
8、忌不熟悉产品知识
导购一定要了解所销售的产品,只有了解自己的产品,才能详细地向顾客说明产品功能有哪些。
质量怎么样,能带给顾客什么利益,产品能满足顾客哪些需要,在满足顾客需求上能达到什么程度,圆满地回答顾客提出的疑问。
从而消除顾客的异议,才能指导顾客如何更好地使用、保管产品,以便顾客购买,达成交易。
9、忌不让顾客参与、试用
有关调查显示,若导购一方“口说”,顾客一方“耳听”。事后,谈话内容在顾客的脑海中只能留下10%的印象和记忆。而让顾客参与面谈,所获得的印象则会大大提高。
推介是买卖双方的事,切忌导购谈顾客听,应让顾客参与、触摸产品,鼓励、引导顾客发表意见,请顾客动手试用产品。
10、忌不让顾客挑选
挑选产品是顾客固有的购买权利和习惯,如果顾客挑来拣去,营业人员就不耐烦起来,顾客就可能因感到不满意而拒绝购买。
假若你能始终如一微笑着为他当顾问,帮助他挑选,有感于你的盛情,即使最后还不如意,他也可能会买。
何况,顾客挑选产品的时候,也正是消费者决定采取购买行为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提供周到的服务就会实现产品的售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