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家居:置物隔断才是家的「最美背景板」
在追求简约风格的当下,抛弃传统砌墙形式的开放式布局,已经成为室内设计的不二之选。
不过,布局虽然开放了,但大众对于空间的形态需求却变得更加复杂了,既有一览无余,又有层次分明。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面对如此「矛盾」的需求,隔断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现代空间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不仅能够灵活而美观地分隔空间,还能在不影响一致性的前提下,赋予空间丰富的层次、变化和趣味性。
古今中外,不管是屏风还是隔断,都深受许多设计大师的青睐,他们擅长用简单的线条与结构,将「空间分割术」发挥到极致。
我们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是来自曲美家居的两款置物隔断产品——「蜂巢」和「涟漪」,它们都出自知名设计师袁媛女士之手,让我们一睹它们的精彩。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仿生设计」
是一种设计领域中常见的设计手法。
它以自然万物为原型,对大自然中的形态、色纹、声音、功能、结构等为借鉴对象,并将其中的特征原理融入到作品之中。
毫无疑问,「蜂巢」和「涟漪」这两款产品,都可以称得上是「仿生设计」的优秀典范。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在没看到产品之前,光看「蜂巢」这个名字,许多人大概就能猜到它的样子。自然界中的蜂巢由多个正六边形排列而成,它同时具备了最省材料、最大空间、最稳结构等多重优点。
借助蜂巢的排布造型和形状,设计师袁媛设计出了「蜂巢」置物架。
这个置物架没有完全借鉴蜂巢的正六边形,而是将横向的两条边做了加长处理。这样既保证了底部支撑的稳定性,还扩大了单个格子的空间,使得住户在置物时更加的美观和宽敞。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前后通透的长六边形造型,不但为家庭空间带去了轻松舒适的既视感,也具备较强的可搭配空间。无论是意式、美式还是欧式,它都可以和谐融入其中。
不同于「蜂巢」的置物功能,「涟漪」更加倾向于屏风功能。
之所以取名「涟漪」,是因为其灵感来自水面的涟漪,用木材的曲面造型模仿水面波光流动的美。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相较传统屏风的密不透风,「涟漪」用波浪纹恰到好处地为屏风做出了留白,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又极大避免了不近人情的距离感,放置于家庭中尤为合适。
值得一提的是,在借助涟漪这个意象时,设计师特意将每一行的波浪做了间隔的错位处理,有效避免了因重复而带来的视觉疲惫,还增加了整个屏风的立体感与生动感。
「蜂巢」和「涟漪」都是「仿生设计」中的优秀作品,前者借鉴并改良了蜂巢的存储属性,让这一经典结构拥有了更多的美学价值;后者则将水面的涟漪抽象化,使得波浪这一元素具备了相当程度的现实价值。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在古代中国,屏风被分为「插屏」和「围屏」两种。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插屏」只有一扇,像一幅巨大的画布立在地上。而「围屏」则有多扇,它们以扇面折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需要时打开遮挡,不需要时则压缩折叠。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在设计屏风之时,已经考虑到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收放问题,但受制于当时的技艺,无法实现更加复杂的结构。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蜂巢」和「涟漪」在设计之初,便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
「蜂巢」将结构简化成了一层层的特殊结构木板,每一层蜂巢结构,都是由这样的两块木板拼接而成。这使得住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隔断或装饰需求,随意增加或减少木板数量,从而控制整个「蜂巢」置物架的高度。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与此同时,「蜂巢」的使用场景也非常的多元化,放在客厅和会客厅,可作为装饰架使用;放在卧室和厨房,可作为置物架使用;而放在书房,还可以当作书架使用。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涟漪」。作为一款屏风,「涟漪」或许无法像「蜂巢」一般具有极大的灵活组装选择,但也可以通过特有的拼接方式进行调整。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涟漪」的每一片弯曲的木板都可以进行自由的拆装,住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相应增加或降低屏风的高度。
此外,曲美家居还专门为用户定制了精美的连接部件,在方便物流运输的同时,还可以让用户自己进行组装,极大增加了趣味性。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当然,如果住户的房间足够宽敞,也可以布设两个「涟漪」屏风,来组成一块巨大的屏风墙。
看似形态简单,却又暗藏设计玄机。每一段线条,每一个转角,每一个零件,都透露着曲美家居对于精致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诠释,也印证了其「设计创造生活」的理念。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在诸多热门的古装剧中,为了突出皇室的恢弘大气,屏风和隔断注定是离不开的物件。
古代的屏风为了彰显地位,会大量采用在当时十分复杂的雕花、镂空和拼接等工艺,整体突出复杂与奢华。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如今,现代人的审美与过去早已大相径庭,我们更加强调简洁与质感,用单一的材料实现更为复杂的造型与结构。
要实现这一要求,离不开优秀的设计和超前的工艺。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蜂巢」和「涟漪」上,便可窥探一二。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在「蜂巢」置物柜中,每个内部小蜂巢有6个120°的角,这意味着任何一片木板都需要弯折8个120°的角。这些木材在弯折之后,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回弹,从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和稳固。
不仅如此,由于定位为置物架,「蜂巢」还必须考虑材料的强度,具备相当程度的承托能力。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涟漪」屏风
「涟漪」屏风同样如此,虽然定位为装饰性家具,但其所花费的工艺同样不少。每一片「波浪」,都必须要在一定的角度下弯折四次,从而实现「涟漪」一般的视觉效果。
最重要的是木板弯曲的一致性,由于「涟漪」是由17块木板堆叠而成,任何一块木板的形变,都会在一整块屏风中显得十分扎眼,这极大地考验了曲美家居对于弯曲木技艺的把握。

(图片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图 | 「蜂巢」置物架
作为一个凭借弯曲木技艺出圈的中国家居品牌,曲美对于弯曲木的了解远远领先于市场。多年来,曲美家居的弯曲木技艺不断迭代更新,一根硬木头经过蒸煮、横压、弯曲、定型等工序后,变得柔软可塑。
这样超前的技艺,彻底解除了设计师的创作桎梏,让他们可以挑战和尝试很多原本不可能实现的结构造型,让产品更加丰富多变。
正是如此,像「蜂巢」和「涟漪」这样的优秀作品,才能得以和中国的消费者见面。未来,曲美家居将继续推陈出新,将更多更优秀的家居作品呈现给广大消费者,为更多家庭带去惊喜与感动。
(文章来源:曲美家居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