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的时间之美——活着和生活的区别
在这个明星们都忙着追求冻龄和少女感、想方设法地用玻尿酸把岁月痕迹从自己身上抹去的时代,时间似乎已经变成了美丽的头号公敌。还有多少人懂得安然享受时间带来的美感呢?还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杜拉斯的《情人》开篇那段话的深意:
“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侯,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时间让事物成熟。人们对于美的定义,不应该那么直白和肤浅,无法传承的美就如同一盘散沙,也会很快地从时间里消失——再时髦的装扮也熬不过时间的洗礼,再精致的容颜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袭。唯有生活,经历了时光沉淀,方能散发出不能比拟的浓郁和沁人心脾。曲美家居“传承之路”生活美学城市采风行动宁波站,资深生活方式研究者殷智贤老师就以「家居的时间之美」为题,带我们一起思考了时间和生活的关系。
时间带来生活美学的多元
尊重生活方式的多元
作为人的感知来讲,时间是我们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个感知性。鲜花如果只有盛开却没有凋谢的时候,人们不会感受到这样强烈的美感。优美、秀美、凄美、壮美……在自然的时间轴上,每一件事物从发生到消亡,都有不同的美。当我们越尊重时间的本质,就越能体会到美是一种多元的存在。
老师提到,现代人对于锥子脸等“模式美”的追求,正是因为远离自然之后,对多元的美感认知上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也直接导致了人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坚持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甚至盲目地去追求他人认可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生活。
也许应该时刻扪心自问:我们到底是在活着还是在生活?这其中的差别,来自于我们到底看重物质还是看重精神、是看重占有还是看重拥有、看重具象还是看重想象、看重财富还是看重价值。我们很多人的匮乏,是因为都落在了前者,不断需要用外在来证明自己。而所有对于外在东西的追逐,都会感受到失落,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才不会人云亦云、以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
而作为生活方式的提供商,曲美家居从来不会只给出一个”标准模板“。为了满足不同人对于生活方式的追求,自1999年始,曲美家居就开始与丹麦设计师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曲美国际设计联盟,先后和来自丹麦、法国、美国及亚太设计界的翘楚深度合作,铸就了曲美如今全品类的定制服务。
思考家居设计的多元
时间的长与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我们和喜欢的人聊天,连续几个小时都觉得时光飞逝;当我们遇见话不投机的人,寥寥数语便觉得度秒如年。所以时间的刻度,虽然看起来是很客观,但是在每个人的感知里面,是相当主观的一种感受。
同样,这种时间概念也会反应到家居当中。殷老师提到,一个好的家居设计,应该是能留得住人的设计,必须对人的主观有全方位的照顾,除了在生理和人体工程学层面之外,还要考虑到视觉、触觉甚至听觉——比如器物在地板上移动的声音——等多元角度。
以曲美的实木家具为例。因为实木的温度和人的体温最接近,所以温润的触感不会让人感到疏离;弯曲木的线条柔和,没有锐利锋芒,长时间相处也不会审美疲劳……这些看上去仅仅是设计角度的问题,背后反映的,正是曲美家居对于生活方式和时间美学的思考。
时间带来生活方式的传承
从古代到现代
我国古人们珍惜时间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可以从他们的家居中窥见端倪,最为明显的体现便是那些私家园林。苏州园林作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它是有它的造诣的,这应该说是一个东方美学的结晶。主人通过观景、留景和造景,来细细观赏时间的变化,一扇窗便是一个天地,传承至今,成为令人赞叹的经典。
尊重时间带来的变化,体悟时间之美,这其中,暗藏着顺应自然的智慧。对于远离自然的现代人而言,如果我们一味地想着对抗时间、与时间竞赛,又如何能体会到活着与生活的区别呢?太多的人抱怨时间不够,一边向往远方一边麻木地活着,为何不先抽出一点时间来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从平凡的日常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如果你真的用心去生活,你其实是可以和时间相伴而行的。那么每一刻你都可能会遇见一个之前你不曾了解的生命真相,无论这个真相是多么短暂的一刻,它都会与你接受一些东西,而你能不断地去触及一些真相,就是你生命变得越来越通透的意义。
从家具到生活
在家居这个行业中,时间会带走流行,但经典的美却不会褪色。从1993年到2017年,24年时间,漫长的8760天,国人家居审美和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而曲美家居的弯曲木设计却传承至今。
如今,曲美家居也早已不再是一家简单的家具店,而是把目光转移到人与人的亲密关系、人与生活的温暖关系等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营造上,这正是时间沉淀所带来的情感高度——让家具会倾听、会讲述,让人性化的定制空间构建舒适、宜居、有温度的家。
曲美家居希望通过“传承之路”生活美学城市采风行动,传承生活的美学、传递生活的思考。而这,不正是活着与生活最大的区别吗——时间之“变”引起命运之“变”,然而正是这种永恒的“变”将人生的命运容纳在一种起伏不定的生命河流之中,如何从随波逐流的状态中找到属于自己坚守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值得思考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