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图】紅了櫻桃
立夏方过
炎夏未至
正是樱桃红时
逢初夏风起
园中樱桃
绵绵密密
红得生动且艳丽
明月别枝
清风婆娑
一树浓绿
七八个星挂天外
两三粒樱桃吊春尾
正盼夏来
从春到夏,经花开花落,一树樱桃成一树鲜活的美人,俏生生立在枝头,像是攀爬墙头的灵动少女,面庞艳丽,身姿玲珑,明眸善睐。
东风一来,连着叶子婆婆娑娑,樱桃在风中巧笑倩兮,红滟里包裹着酸甜的青春味道。
因小巧玲珑,因娇艳欲滴,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甚至以樱桃为宠姬樊素代言。
唐《本事诗》有记载:“白居易有姬人樊素和小蛮,樊素善歌,小嘴长得艳若樱桃;小蛮善舞,细腰则纤纤似柳。乐天公至爱此二**,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自此,樊素的樱桃小口便成了美人的标志,樱桃也仿佛有了美人的香气,因其红艳,而显得诱惑;因其小巧,而惹人怜爱;因其酸甜,而不忍弃舍。
若问美人何处,当向园中寻取樱桃。
《本草纲目》中记载樱桃,品种丰富繁多:“其实熟时,深红者谓之朱樱,紫色皮里有细黄点者谓之紫樱,味最珍重;又有正黄明者,谓之蜡樱,小而红者谓之樱珠,味皆不及;极大者有若弹丸,核细而肉厚,尤难得。”
初夏时候,尚未入暑,开窗或许还有清风徐徐来。茶余饭后,配以一碟酸甜的樱桃,或是将樱桃做成口感更为丰富的美食,确是好一番享受。
不同今时,在樱桃尚未大众化的古代,樱桃可谓是水果中的奢侈品,食用樱桃也还只能算是上层权贵们风雅的专利。
即便在浪漫飘逸的唐朝,樱桃也只为皇室御用。但初夏时节,皇室会将樱桃分赐大臣,与臣下共享清凉美味。因樱桃的珍稀,为显尊贵,当时食用还多配以精美器具,佐以精致佳肴。
《太平御览》中有,“(景龙)四年夏四月,上(中宗)幸两仪殿,命侍臣升殿食樱桃,其樱桃并盛以琉璃,和以杏酪,饮酴醵酒。”经此一番,在当时,初夏品食樱桃也渐成了一种高级的风尚。
许是因樱桃的珍稀,文人雅士品食樱桃之余,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名句。所以,在文化的层面上,樱桃比之夏日其他水果更具中国风情。
雨后天青,春消夏长,与浓荫相伴,是“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暮春园林,花落蝶飞,诗兴大发,是“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南宋蒋捷一首《一剪梅》更是将樱桃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樱桃红,芭蕉绿,流光易转,韶华易逝。
一颗樱桃知时节,一叶芭蕉看日月,这是古人的春愁;今人见樱桃,赏美景,思美人,便已是喜不自胜,何需再添烦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