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企业:农村包围城市 共拓线上
集成灶企业经营情况:农村包围城市拓线上,大投入大格局
1、集成灶线下农村包围城市,线上立足平台开始发力
集成灶企业在双线采用不同的操作模式,整体上和传统的厨电企业类似。线下市场,采用经销商模式,并且经销商层级只有一层,相对扁平,这也是集成灶行业的一大特点,经销商呈现多、散、小的特点;终端主要是以专卖店形式为主,这些专卖店主要在县级市场,并向大城市延伸。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线上市场,集成灶企业逐步布局完善各大电商平台,多数是在去年才开始组建团队开始发力,目前采取的模式为前台自营、后台线下体系服务分成的模式。
在机型的布局上,集成灶主要企业的观点是一致的,双线各有侧重,会有差异化的布局,同时也强调双线同款同价,对于双线的协同,希望通过在机型、政策上的管控,双线实现互促互进。
2、集成灶家装建材属性较强,向家电卖场延伸
线下市场,前文多次提到是以专卖店为主,由于集成灶安装要求这一产品需要在家装前置完成,所以这些专卖店绝大多数布局在建材渠道,可以说建材渠道是集成灶线下的核心生命线。从调研结果看,明星经销商年提货额可达到3000多万,同时针对专卖店有明确的分级门店形象标准。
除此之外,为了抢占集成灶快速扩展的先机,各个企业纷纷试点一二级市场家电卖场,厂商积极对接洽谈大盘协议,产品机型各渠道专款专供,独立的品牌形象展厅等等,预计后期在家电卖场会看到更多的集成灶品牌展厅。
3、爆发式增长让企业生产承压,未来加大投入扩产能
根据走访调研,2017年主要集成灶企业产能为150万台,2017年整个集成灶的零售量为107万台,经测算这部分企业零售量占到集成灶市场的70%以上,可以推算出集成灶主要企业整体2017年的产能利用率约在50%(107*70%/150)。
假设2018年这些企业保持原产能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灶市场零售量将达到169万台,同时考虑新进品牌的因素,假设上述主要企业占集成灶市场的比重为65%,测算出今年集成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月为74%(169*65%/150),这也就意味着可能部分集成灶企业将面临产能临近满负荷运转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各个企业都在投入资金建厂房扩大产能,个别品牌的产能在未来几年将扩充到目前的2倍。
集成灶未来展望:内外利害因素并存,需多方共同努力
1、行业跨界融合,服务暂遇瓶颈,健康安全环保理念需加强
集成灶行业内部在未来面临三方面的情况,一是多品牌进入,更多的品牌进入将直接推动集成灶行业的知名度,同时面对蜂拥而入的众多参与者,也将导致行业鱼目混杂,市场上的产品也将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二是产品创新有空间,集成灶不算是一个新品类,而且行业进入门槛不高,目前众多进入者快速介入市场采取的方式就是找OEM厂商代工,产品缺乏创新,这直接导致市场上产品同质化加重,同时从用户集成灶调研结果看,现在集成灶价格水平相对偏高;
三是售后服务或显短板,集成灶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目前集成灶线下服务经销商的相对偏小在未来市场发展中势必会有摩擦和矛盾,在行业爆发情况下集成灶服务质量如何有效保障是每个集成灶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2、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行业各方共同推动
除了行业内部,集成灶在外部各方面也面临一些新变化,主要集中在三点。
一是外部环境限制,这里的限制主要涉及产品标准的确立、建筑产业的协同、安装环境限制等方面,这里面重点在于全国各省精装修的趋势已经确立,工程渠道应该成为集成灶未来的核心渠道,但目前地产企业在建筑物交付标准方面对于集成灶的标准是相对缺失的,这也是集成灶进军工程市场主要的难点。
二是行业发声增强,目前集成灶的发展已经引起央视等头部媒体的关注,舆论层面正在正确引导消费,同时集成灶品牌也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区域政府、行业协会等都在通过各项政策积极推广集成灶产业。
三是多方渠道渐重视合作,主流平台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同时又有优质合作资源的倾斜。
3、集成灶未来发展依旧向好
结合以上种种,集成灶的发展正处于策马狂奔之中,各方企业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依旧看好,笔者预测,2020年集成灶市场的规模将达到300万台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45%。高速的行业增长,同时也要保证用户的服务,这需要整个行业携起手来共同推动,让集成灶为更多用户提供多一种厨房选择。
(文章来源:中怡康时代,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