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自叙:我家的“厨房革命”(图)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1985年,改革开放的第7个年头,我出生于海游镇葛岙村。转眼已24岁,被称“80后”,而改革开放已30年。24和30是两个不同概念,但后者包容前者一切。24年来,点点滴滴的变化让人感慨颇多,比如发生在我家的“厨房革命”……
年幼时,老家的房子是一幢两层木屋。黑糊糊的房子、砖头砌的灶台、土得掉渣的大铁锅、油腻腻的圆木桌子……共同成为抹不去的儿时记忆。当时一日三餐不离柴,对于年纪小小的我来说,最难的一道程序是“生柴火”:一不留神,火就会灭,遇上雨水柴禾被淋湿,灶膛只见冒烟不见火,让人干着急。一顿饭下来,烟熏火燎的真是累人。
1990年,父母进城经商,一家人在县城租了处房屋,煤炉这时成为厨房“主角”。烧煤炉好在炉火旺、火力足,烧水做饭的时间大大缩短,上山打柴的辛苦一下成为历史。但是也存在些许烦恼,6岁的我每天放学回家,做的首件事就是换煤球、掏煤炉、倒煤渣。除此,为保持烟囱、炉灶顺畅,每月要清除炉灶拐弯处的烟灰,每年至少修缮一次烟囱。那时,妈妈经常打趣地说:“刚结束柴炭堆满间的生活,又进入煤渣掏不完的厨房时代。”
经过10年打拼,2000年,我家在县城盖了一幢新居,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厨房悄然间完成新变革:煤球、煤炉、烟囱等“老三样”,一下被煤气灶、电饭煲、抽油烟机等“新三样”替代,炒菜只要转动煤气灶开关,火焰可大可小,随时可做;电饭煲代劳做饭,插上插头,半小时后就煮出熟饭,方便快捷;抽油烟机抽除油烟怪味,厨房开始洁净卫生起来。
这几年,我家越来越重视厨房装修,地板和墙壁都贴上了白瓷砖,并逐一添置微波炉、电磁炉等现代炊具,冰箱、消毒柜、粉碎机、榨汁机、豆浆机等厨房“新宠”也先后购置。日益电气化的炊具,使厨房实现蒸、炒、煎、烤一条龙,厨房生活由此迈进现代化。
小康生活看厨房,从过去的烟熏火燎、杂脏乱差的厨房环境,到如今清爽整洁的现代厨房,从烧柴、烧煤到煤气灶、微波炉、电磁炉等现代炊具,小小厨房的变迁折射出生活的日新月异。对我来说,这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可谓改革开放留给我的一笔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