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齐聚 共论重组材料产业发展大计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1月21日下午,“高性能重组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林草局重组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重组材产业国家创新联盟、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木重组材及制品分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户外重组竹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会议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坚,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副司长(正司级)王连志,国家林草局发改司副司长李玉印,中国林学会秘书长陈幸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首席专家吴晓松教授级高工,住建部建筑材料专家刘敬疆教授级高工,中国林科院副院长、湿地保护专家崔丽娟研究员,林业研究所所长、林木培育专家张建国研究员,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中心专家陈相相秘书长等领导和专家,以及重组材产业聚集区的地方领导和龙头企业高管,围绕“创新重组材料 助力双碳减排 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主题,为重组材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会议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简称木材所)总工程师邓侃教授级高工主持,木材所所长傅峰致欢迎辞,****黄冰致感谢辞。

会上,***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于文吉研究员,以“高性能重组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现状与趋势”为题,发表主旨演讲,深入分析了重组材料产业背景、科技创新现状、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与会领导、专家和企业家,高度肯定了重组材料的优势和于文吉研究员带领团队为我国重组材料产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从技术工艺完善,生产连续化智能化,产品多功能化和构件化,标准体系构建,强化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高性能重组材料是以人工林木材、竹材和沙生灌木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通过纤维定向重组而成的一种具有性能可控、结构可设计、规格可调的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候性、高尺寸稳定性和高环保性等四大特点,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售价约8000-20000元/m³,已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园林景观材、建筑结构材、室内装潢装饰材、地板、家具等领域。
近年来,于文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及相关企业组成的产业创新联合体勇闯重组材科技创新“无人区”,破解重组材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卡脖子”难题,共研发了25项新技术、5项新装备、12种新材料和10项新产品,相关技术入选了科技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及国家发改委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和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绿色技术(2020年)》推广目录,是我国林草行业唯一入选技术;形成了500余件包括原料、产品、设备、工艺的成套完备的专利体系,并在全球进行了专利布局,专利权覆盖中国、印度、欧、美、日等产品主要应用国;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1项;研制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4项。与此同时,还成功构建了以重组材料工程中心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重组材料创新团队取得的丰硕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推我国重组材料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100条重组材生产线,产能达80万立方米,分布在国内18个省(市),推广面覆盖了全国80%速生木竹的行政县、市,产品推广到北京、上海、新疆等21个省(市),服务国家**会、全运会等重点工程。近3年,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5%。

上海花博会“复兴馆”-佳禾竹业

广州海心桥景观工程-大庄竹业

北京**会国宾山庄-大庄竹业

北京**会雪车雪橇中心-宣城宏宇

鄱阳湖候鸟基地项目-大庄竹业

西安全运会灞河景观工程-宣城宏宇+安徽竹迹
专家认为,重组材料充分利用了我国丰富的人工林木竹材资源优势,实现了木竹材高效利用,保障了我国木材供应安全;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远低于自身的碳储量,是名副其实的负碳材料,对国家“双碳”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正向贡献;此外,由于重组材料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有效带动了广大林农脱贫致富,是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未来重组材料产业应深度融入国家“双碳”战略,健全标准体系,打通产业链痛点创新链堵点,建设产业园实现集聚发展,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从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供稿:劳万里
单位: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