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企业进驻全屋定制 需全方位看待影响因素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2012年“全屋定制“的概念开始被提出,2014年成为被全行业普遍认定的发展趋势,到现在全屋定制在近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家居行业从传统“木匠活“彻底转变为高度品牌化、个性化和集中化的规模产业。业内不少企业家、专业人士都认为,无论后起之秀,还是业内大咖,都需审时度势,认清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
家居企业进驻全屋定制 需全方位看待影响因素(图片来源网络)
绊脚石1:环保加码 企业生存难度增加
随着环境污染日渐严重,国家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愈加增大,包括家装行业在内的钢材、煤炭等传统制造业成为重点对象。据悉,当前国内已有16个省份接受了中央督察,环保部长陈吉宁还表示,中央将加大环保力度,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
不难预测,2017年环保政策加码的背景下,一些环保不达标、技术研发力弱、产能落后的企业或被淘汰,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更被列为淘汰重灾区,所以,企业的环保升级势在必行。伴随环保升级而来的,自然有原材、工艺、生产设备以及技术高要求带来的成本压力。企业如何在保障利润空间的前提下,朝着绿色、低碳的环保道路前行,进而在上有环保规范标准、下有监督机构抽检的夹缝中存活下来,成为目前所有建材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绊脚石2:资本浪潮涌动 加速行业洗牌
2016年开始,家居行业上市、并购重组等资本动作不断。细究原因,受访企业一致认为,企业做大做强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上市可以快速募集资金解决资金难题、提升公司品牌、突破产能瓶颈,实现快速扩张。
毋容置疑,资本浪潮涌动会使业内洗牌加速,这势必对家居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不过,就目前媒体曝光的已上市家居企业财务报表来看,尽管企业营业收入连年有升,但净利润并不乐观,因此,不少专家也呼吁,上市热仍需回归理性。
绊脚石3:成本上涨 加重企业生产压力
2016年底,木材、涂料、油漆、铝锭等原材价格均出现持续性涨幅,人工费也上涨5%,此次涨价潮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尤其对部分中小型、低端品牌企业影响较大。有数据表明,进口木材价格平均上涨20%-30% ,再加上人才、场地、设备等成本的持续上涨,整木家装企业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势必变小,这时,企业要是提高售价度过难关,就可能失去原有的价格优势;要是不提高产品单价,便会有“饿死“的风险。
有利因素1:“一站式“选购备受追捧
受益于国民收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上升等利好因素,追求“品质生活“的热潮兴起,家装领域消费者升级态势明显,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高端产品买单,选购时愈加重视便利性。得益于这些优势,全屋定制这类一站式的整体家装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企业努力的新方向。
有利因素2:房地产去库存刺激市场形成
随着地产行业“去库存“工作的推进,其下游产业的家居行业有所回暖,由此释放出的家装需求,也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红利。业内人士分析称,去库存实质是市场供大于求,那么房价必然有下调的空间(不含特大城市),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结婚买房、旧房装修等都是刚性需求,加上80、90后基数较大,自然能够带动家居市场消费。另外,从中国房地产改革至今的商品房,已经到了二次装修的时间窗口,在2017年,核心城市的次新房和二次装修将呈现快速增长,这些都会使家居市场总体趋稳。不过,去库存政策或具有延后性,究竟有多少企业能攒足资本和实力抓住这一红利,也尚未可知。
总的来说,受益于消费者全屋定制意识的提高,全屋定制企业的前景相当可观,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从中分得一杯羹。但要实现有效盈利,明确优势条件和不利因素对企业来说还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