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企业相继扩大装配式卫浴产能
在政策及市场的推动下,近年越来越多卫浴企业加速布局装配式卫浴赛道。近日,包括国内的莎丽科技(金莎丽卫浴)和国外的Takara Standard都不约而同地扩大了装配式卫浴部件的产能,让这种集预生产、安装迅速、节省人力等特征于一身的产品再获行业关注。
金莎丽斥资2亿元加速布局装配式业务
据中山+报道,5月9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莎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式卫生间产品生产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奠基开工仪式在中山市南朗街道第一工业区举行。该项目是中山市第一个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完善土地手续自改自建的试点项目,也是莎丽科技的重大转型升级项目。

(图片来源:厨卫头条公众号,侵删)
莎丽科技工改项目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近8万平方米,包括员工公寓楼、总部综合办公楼,研发中心、总部展厅、工业用厂房在内的主体建筑共4栋。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淋浴房和装配式卫生间于一体,涵盖产品研发、新材料新工艺运用、智能制造、产成创意、物联网融合、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金莎丽卫浴工业园”。
资料显示,莎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淋浴房、装配式卫生间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22年实现产销规模近10亿元人民币,年纳税2500万元以上。莎丽科技近年注重装配式卫生间的研发和推广,此前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后,该公司积极配合当地客户在短时间内交付4000套卫生间,展示装配式卫生间在灾后重建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厨卫头条公众号,侵删)
金莎丽装配式卫浴
Takara投资超20亿元增加装配式产能
无独有偶,近期有海外企业也针对装配式卫浴扩大了产能。籍公布财报之际,近日日本卫浴企业Takara Standard公开了一则扩产公告。在公告中,该公司宣布拟投资4亿日元,在公司装配式卫浴主力工厂内增加人造大理石浴缸的产能,以此对应住宅市场对装配式卫浴不断增长的需求。
Takara Standard还在2022财年年度报告透露,公司拟对福冈工厂投资400亿日元(约人民币20.46亿元),用以提高珐琅材质浴室地板的生产能力、强化整体厨房的生产能力等,预计2027年见效,届时产能将增加1.5倍。
据年度报告,在Takara Standard上一财年2274亿日元的销售额中,整体卫浴占22.4%,虽然不及整体厨房的60.7%,但却以10.5%的增幅领先各类产品。该公司在2022年8月发售的中高端整体浴室Granspa系列在当地新建及装修市场均获得认可,该产品的主要部件为人造大理石浴缸,这也构成该公司本次扩产的背景。

(图片来源:厨卫头条公众号,侵删)
Takara Standard装配式卫浴
此外,作为公司重点经营策略,近期Takara Standard加速开展海外业务,更于2022年开设海外事业战略室,措施包括推出针对海外市场的产品、增加海外销售据点及积极进入公寓等工程渠道等。过去一年,Takara Standard参加了日本外多个亚洲地区的展会,其中包括在中国台湾省地区举行的建材展。
政策、市场多层面支持装配式卫浴发展
近年,装配式卫浴受到行业、市场乃至政府的关注。在政策层面,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提升装配率的整体式卫生间等新产品成为未来一项重要的市场增长点。

(图片来源:厨卫头条公众号,侵删)
在地方上,不少地级市也加速推广装配式建筑。例如,据媒体援引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绿节中心消息,去年合肥累计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1418.3万平方米,装配式民用建筑838.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4%。今年,合肥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计划达到1500万平方米以上。邵阳市近日也召开装配式建筑推进会,会上要求到2023年底,邵阳市新建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要达到30%以上。
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不少卫浴企业都加大了对装配式卫浴的投资。海鸥住工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公司整装卫浴产品参与了香港、佛山、上海、杭州、广州方舱医院的建设,未来装配式整装业务将拓展至住宅、ToC、EPC、商办等各赛道业务。
另一家卫浴企业惠达卫浴则将“整体化”作为战略导向,此前成为卫浴行业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其控股子公司惠达住工2022年营业收入1.02亿元,在去年楼市下行的情况下仍然持平2021年的营业收入。
(文章来源:厨卫头条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