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潜规则”须破除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进入秋季,安徽省首府合肥市又迎来新一轮嫁装旺季,一条特殊的利益链——“回扣链”也随之动起来,即:装饰公司在促成建材厂商一笔买卖之后,都会按照不同产品类别拿到不同比例的回扣。看来,对家装行业的这一“潜规则”,需要采取措施予以破除才成。
家装行业回扣的“潜规则”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交易半公开。即:在建材商与装饰公司之间按比例回扣是公开的,有的还要签订合同,而埋单的装修业主则被蒙在鼓里。二是回扣数额大。一家装饰公司老总李某向记者递过刚刚竣工的一项家装工程财务收支情况表,记录了各材料商转来的回扣款:瓷砖8000元,地板1300元,整体厨房1750元,灯具2000元,洁具1500元,木门1050元……
仅在装修主材上的回扣就达2万余元。时下,合肥现有大大小小装饰公司有一两千家,每年回扣数额约上亿元。三是约定俗成。目前,这种“潜规则”在家装行业内已经难以撼动,从装修公司、设计师,到项目经理、装饰工等,每一个环节消费者的装修款都会被“雁过拔毛”,不搞回扣即不符合“逻辑”。若哪家建材商不按“行规”办事,装饰公司就不去他那里进货,其业务就会立马冷清下来。
家装业的这种搞回扣的“潜规则”所以必须破除,首先因为这是一种商业贿赂,属于违法行为。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显然,对这种违法行为不能放任不管。其次,交易中存在价格欺诈。每年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建材厂商都会提价,然后在装饰公司团购中推出“跳楼价”,而代理商则拥有定价自**,其推出的市场价往往是进价的5~10倍,然后再视情随时调价,最终成交的利润仍有好几倍,而消费者往往被他们所谓的“砍价”、“打折”等假象所欺骗。第三,损害消费者利益。在家装市场,建材商、代理商既要赚足利润又要支付“回扣”,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材料价格“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装饰公司要无所顾忌地拿“回扣”,而利润、“回扣”都要消费者掏腰包,成了名副其实的“冤大头”。
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家装市场的“潜规则”绝非仅仅限于合肥,各地普遍存在,这无疑破坏了正常的游戏规则。因此,既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更需要找出一种破解之策,以营造一个让消费者放心的家装市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