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实录--“海外采购商反应很积极”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在全球迅速蔓延的金融风暴,会否威胁中国产品的出口?
在昨日举行的资讯发布会上,商务部资讯办副主任、资讯发言人姚申洪指出,随着危机蔓延,人们消费需求下降必然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加工产品的出口,而广交会是针对一般贸易产品出口的展会,因此暂时不会受影响。
投入三千万外国登广告
“受金融风暴影响最严重的是加工产品的出口。”姚申洪分析认为,随着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增长都在放缓,人们由于对经济增长预期不乐观,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消费市场的经济在面临冲击的情况下,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必然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他进一步分析说,通过对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出口数据比对分析发现,中国出口仍保持在20%以上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一般贸易和民营企业的出口增长都超过了这一增幅,而广交会恰恰是针对一般贸易产品出口的展会。据了解,为将此次广交会改革的信息广而告之,吸引更多专业采购商到会,中国外贸中心共投入3000多万元,在22个国家和地区的平面媒体、立体媒体及网络媒体全面发布广告。在境外34个专业展会上设点宣传,并组织了7个出访工作小组分赴20个国家进行招展招商工作。同时,向海外采购商发出的邀请总量为85万户,比第103届的36.6万户增加1.32倍,邀请总量为历史之最。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海外采购商的反应还是很积极踊跃的。”姚申洪表示,从各种因素判断,广交会暂时还不会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
广交会数据有参考价值
“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的必需品需求不会下降。”姚申洪分析认为,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优势。他指出,当前的金融风暴尚未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也尚需一段时间才能判断出来。
“但风险不能不有所防备。”他说,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在全球性经济危机下,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一旦经济危机来袭,中国的出口必然会遭到冲击,“当前金融风暴蔓延趋势正在扩大,因此中国出口增速未来将可能下降”。
姚申洪表示,出口、内需和投资,仍是当前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在当前内需尚不充分的时候,出口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仍非常大,“广交会是一个晴雨表,对我们判断外贸形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他表示,商务部等部门将会密切关注此次广交会的动向,并将进行详细的调研,力争从本次广交会上掌握充足的数据,以研究分析当前经济危机有可能带来的困难,并寻求应对之策。
■记者探营
进口展区只有四家美国企业
新快报讯 (记者 骆智冕 刘正旭)广交会进口展区一直受到多方关注,且前三届都保持超高人气。记者昨日提前探营时发现,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参展企业本届骤减。
美国企业难觅踪影
在本届进口展区变化最大的要数美国参展企业,在往届显眼的位置已难觅踪影。
广交会美国总代理——美中出口协会**杨鸿南昨日表示,本届参展的美国企业仅四家,有十个展位。而上届是10家企业,27个展位。“美国经济不景气,企业自身难保,出口成为他们下一阶段的计划”,他称,本届广交会分三期也有所影响,因为买家分流使一些企业放弃在第一期参展。
香港真明丽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感觉此次香港参展商也有所减少,“我认识的一些商家这次就没来”。
进口展区企业减少
昨日从进口展区情况看来,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进口展区要进一步扩大存在较大的难度。
据了解,本届广交会进口展区共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424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4个最不发达国家的7家企业,比上届减少74家。参展企业数量排在前5名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台湾省76家、韩国74家、印度48家、土耳其47家、马来西亚38家。
另据了解,本届进口展设有机械设备、小型车辆及配件、电子信息及家电、五金工具、建材及厨卫设备、原材料、日用消费品、装饰品及礼品、食品及农产品等9个产品区。
市民仍然不能参观
在第103届广交会期间,广交会官方透露,商务部和广交会的相关管理部门在考虑是否将进口展区对外开放。对此,广交会资讯发言人、外贸中心副主任慕新海昨日表示,由于本届广交会组展体制发生变化,加上新馆启用等因素,目前进口展区还不具备对市民开放的条件。
对于此次广交会改革后,并未对进口展区扩容,慕新海称,进口展区仅开设三届,需要一定的培育过程,目前已达到设立的目的。但规模、专业化程度等还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还会继续展开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