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促销陷阱乱象 教你戳破谎言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日,记者在潍坊泰华城发现,一家家居用品店搞促销时,很多市民挤在打折区争相挑选自己喜爱的衣服或饰品。不少消费者担心看好的商品被他人买走,便匆匆忙忙地开票付钱。一消费者匆忙中选错了一款内衣的型号,付完钱后立即去找售货员调换,但被告知型号已经不全,而且打折商品不能退换。
消协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特价、打折商品应实行“三包”,销售时标注有瑕疵的处理品除外,而且降价的原因与产品应具备的质量、功能无关,经营者不能因此免除承担“三包”的义务,所以打折商品的“三包”责任与正常价格的商品一样。商品价格打了折,商家的服务是不应跟着打折的。
故意抬高原价
促销陷阱的另一种形式是商家故意标高原价,导致打折后的商品比打折前还要高出不少。
市民王女士在潍坊市胜利街一家商场购物时发现,她经常去的一家品牌店正在搞全场8折优惠活动。让她奇怪的是,前不久她花94元买的一双皮鞋,现在打8折后反而卖到104元,比原价还贵了10元。销售人员也确认王女士买的是同一款鞋。但对于为什么打折价反倒比原价贵了,是否打折之前先把价格提高了,销售人员却不能给出答案。
“你们看看,我刚买的电磁炉有质量问题,能换吗?”10日,在潍坊市新华路佳乐家超市顾客服务中心内,市民们正在向工作人员咨询。记者在此处呆了近20分钟,就看到十几个市民前来咨询、投诉。 记者 王媛 摄
虚假宣传忽悠人
部分商场打出类似“32英寸液晶电视仅售1000元”的标语,但等你到商场后,销售人员却告诉你1000元的液晶电视只有几台,多数的液晶电视大都在3000元以上。
有些商场促销标出“买300返200”,消费者拿到返券再买东西时,才发现想买的东西都不能用返券购买,只能购买商场指定的商品。
据了解,从2007年5月1日开始,返券促销这种形式已不允许零售企业再出现了。当时商务部出台规定,对返券促销,容易造成交通堵塞、人体伤害、限时限量的促销,要求全部在去年的5月1日之前停止。
拿零头做噱头
商场在为返券商品制定价格时,往往采取“加零头”或“减零头”的伎俩,如原本价格为100元的商品改为108元或者98元,108元意味着消费者要比原来多付钱,而多余的零头是不能返券的。至于降低为98元的商品,消费者需要凑满100元才能享受返券的“实惠”,否则就没有返券。
限时促销
近日,在一家超市内,记者看到大白菜每斤仅销售0.09元,由于搞促销活动的白菜有限,市民为了抢到便宜的白菜都涌到柜台前方,秩序很混乱。
一位市民说,好几次超市蛋、肉限时促销时,自己都排了半个钟头的队了,促销人员突然说,没有货了,今天的促销到此为止,自己觉得被商场给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