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潜规则 遵循四“规则”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潜规则四大特点
1打法律擦边球
2影响公平公正
3规避法律责任
4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什么是行业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俗成的,但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打法律擦边球、影响公平公正、规避法律责任、违背等价交换原则就是它的四大基本特点!在10日召开的吉林省消协暨长春市消协联合挑战消费领域行业潜规则资讯通报会上,省消协秘书长聂国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特点一:
规避法律责任
谈到行业潜规则,曾经在2008年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成为人们最先想到的事例。
[典型案例]: 2008年9月11日晚,卫生部发表声明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到9月17日8时,各地报告临床诊断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出现结石症状的患儿就已经达到6244例。
由此,为了提高蛋白检测浓度,而将三聚氰胺这种化工原料普遍添加到乳制品当中的“行业惯例”逐步浮出水面。
利用检测项目的空白,规避法律责任,当然不能长久,2009年1月22日下午2时,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开始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生产销售含有三聚氰胺混合物的高俊杰等4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案,在石家庄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高俊杰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薛建忠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彦军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肖玉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特点二:
打法律擦边球
“三鹿事件”爆发之后,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马上召开“给全国业务人员和经销商培训”的电话会议,在强调“三鹿事件”对太阳能行业的警示意义的同时,对外揭露:每天有数百万消费者可能面对太阳能热水器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生命威胁。
[典型案例]: 黄鸣揭露,目前业内普遍存在的“阀门铅含量超标”,这是更甚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已经暴露的“漏电伤人、架子烂掉、水箱漏水、阀门开裂”的行业隐患。铅含量超标是非常要命的,比三聚氰胺的危害还大,三聚氰胺还能够被人体排泄出去,而铅与皮肤接触后能渗到皮肤里面去,如果导致铅中毒,甚至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另一大潜规则就是利用氟利昂做发泡剂。黄鸣说,“根据我们的了解,现在大部分小的太阳能厂家还在采用全氯氟烃做发泡剂。这也应叫潜规则吧。”
实际上,早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禁氟令”。据黄鸣介绍,禁氟令是禁止使用全氯氟烃(CFC-11)的强制规定,目前使用的替代品大部分是氢氯氟烃(HCFCS),它们都叫氟利昂,只是后者对臭氧层的破坏较前者要小得多,因此该替代品按规定在我国可以用到2030年。而对于铅的使用,黄鸣表示,“在新兴的太阳能行业,内无参照,外无引进,国家标准的建立与健全需要有个过程,正如汽车、家电等成熟行业的国家标准,其完善过程走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目前这个行业在册企业有3000多家,但圈内人士称,实际数量接近10000家,竞争极度混乱,各种监管措施和标准都跟不上,很多企业为利益而不择手段。
特点三:
影响公平公正
在所有的潜规则中,最容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的,应该是潜规则对公平公正的践踏。
[典型案例]: 消费者李先生在郑州一大型电器商场购买了一部手机,在“三包”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到售后服务处进行维修,售后服务人员检测后,认为该手机进液,故障属使用不当造成,不予保修。李先生不认同售后服务处的说法,自己找检测机构对手机检测发现,手机机身内所留痕迹为维修时所用的松油,不存在进液现象。
消协工作人员在处理手机投诉过程中,发现产生投诉的原因绝大多数集中在手机的检测问题上,一般手机经销商遇到“三包”期内的产品发生故障都要进行检测。河南省消协认为,谁生产谁检测,这种不成文的做法,对消费者来说有失公平,没有透明性,缺乏公开、公正性,致使消费者投诉增多。
特点四:
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在聂国文总结行业潜规则四大特点的时候,违背等价交换原则被重点提了出来。事实上,这也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潜规则。
[典型案例]: 某媒体记者曾经对哈尔滨市的橱柜市场进行了走访,一些橱柜厂家表示,作为橱柜一部分的台面,很多厂家都不自己生产,而是由别的工厂代加工,橱柜厂家将台面买进后再贴上自己的牌子。
对此,有专业人士介绍说,目前,由于生产台面需要很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另外因为投资大、尘土大等因素,作为一般的橱柜厂家来说,人造石多数不自己生产。只是在商家下单后,部分小型加工厂就按照图纸进行生产加工,并收取相应的费用。而一些知名品牌橱柜门板由厂家总部发货,里面的柜体则由这些加工厂按图索骥。只要有图纸,任何牌子的橱柜都可以做出来。这种委托生产或加工的行为,被称之为贴牌。而这种已经是“潜规则”的现象也不单单发生在哈尔滨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