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低调进军家居业 市场酝酿变局?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日,网上一则消息引起了业内的注意:2009年初,当广东的家居制造业仍处于一片“迷茫”之中时,中国内地市值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集团却勇敢地冲进来,预计投资15亿元,进军家居制造业。
尽管碧桂园对此一直保持低调,不过其进军家居业的计划早在08年底就已经不是秘密了。由于前几年建材价格不断攀升,业内人士认为碧桂园的行动是为了有效掌控成本。不过,由于08年受金融海啸影响,珠三角地区家居制造企业倒闭了不少,市场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碧桂园此时的“勇敢”行动,将会给业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造家居产品自用?
碧桂园官方消息称,现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大旺)高新技术开发区临江工业园的“碧桂园现代家居公司”由广东碧桂园集团(香港联交所编号:2007)投资兴建,隶属集团上市部分。
据了解,该家居公司占地面积约为930亩,总体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左右,员工人数可达4000人;将主要兴建高档酒店家具厂、高档民用家具厂、地板厂、木门和橱柜厂、板材厂、高档卫浴和厨具整套装配中心及办公大楼、产品展示中心、木制品研究院等配套设施。
记者从多名房产、家居企业人士了解到,面对地产大鳄的新行动,他们并不感到惊奇。有企业人士认为,地产开发商走多元化道路,是出于战略的延伸,而并不是真的要做一个新的品牌。
顺德皇朝家私集团总经理岑洛维向搜房记者表示,碧桂园作为一个庞大的地产帝国,其本身的发展就比较多元化,它做家具可以提供给自己大量的样板房,渠道供给也很有优势。
实际上,碧桂园拥有庞大的土地储备,其每年新建房子对家居产品的需求就是一个巨量。有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30日,碧桂园已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可建建筑面积约为4,647万平方米。其中,已获得施工许可证可建建筑面积约为1,606万平方米;已竣工但还未开始销售的建筑面积约为87万平方米。
此外,由于大城市精装修政策的逐步落实,不少家居企业纷纷加强与房产开发商的合作。显然,开发商也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如果能够把这两块产业链条整合起来,那么就能够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在发展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碧桂园主打高端住宅和酒店项目,因此对配套的产品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自主设计、生产配套产品,更加与房产项目设计效果吻合,这对于长远战略实施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
资深陶瓷行业专家陈丁荣向记者表示,企业进入一个新领域不可能是因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进行规划的。房产商进入家居业,一方面是它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和自身的渠道优势相结合。
按照原先的计划,碧桂园的楼盘在今年上半年就能用上自家生产的家居配套产品。业内人士估计,其生产的配套产品在初期应该是以自用为主,至于是否会加入家居品牌的竞争,则仍需观察。
市场剧变风险加大
“如果单纯供自己用,那成本就显得太高了”,在佛山一知名卫浴企业工作的陈先生向记者表示,尽管他不是了解房地产商涉足家居的细节,不过单是建设一条卫浴生产线就需要几千万的成本,如果单纯自用,根本没有必要。
有媒体消息称,根据碧桂园内部人士透露,家居基地在满足公司需求之后,还参与国内及国际家居市场竞争。而其他产业链条上的子公司如建筑、物业管理等,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不排除会对外发展。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房地产和家居产业一脉相连,相互影响。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一直没有针对房地产出台相关的政策,因此行业前景也不明朗。有专家建议,房产开发商应保有充足的现金流,以应对市场不明朗带来的各种风险,包括资金链断裂等。
早在2005年,一些知名的房产开发商也做过类似的尝试。商贸地产“鼻祖”——香江集团陆续在全国各地开花,先后建成沈阳香江国际家居博览中心、郑州郑东建材家居城、洛阳百年家居建材城等;合生创展联手珠江投资在北京圈地260万平方米建“北京家居产业示范园”。 美林基业巨资建“广州世界家居博览园”。
从媒体公布的消息看,开发商这种多元化的尝试进展并不顺利,有些最后甚至不了了之。由于2005年到2007年底,房地产迎来一轮涨价周期,加上国际原油价格走高,相应的建材家居产品也跟着水涨船高,因此一些商家投资家居产品流通领域,是希望能够带来相应的回报,另一些进入家居制造业,则更多是为了节约建造房子的成本。
不过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海啸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房产销售面积大幅降低,原油、建材的价格也开始回落;与此同时,企业倒闭产生了大量失业人口,客观上降低了整体员工薪资水平。市场急剧变化,建材采购成本也相应降低,企业是否仍需继续以打通产业链的方式降低成本,变成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出口贸易受到较大打击的情况下,珠三角家居制造企业正努力从外销转向内销,加大了国内市场竞争,在渠道、人才、品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房产商参与其中的竞争将要面临很大的压力。
市场格局暂难撼动
不少家居业人士对房产商涉足家居业都有所闻,不过在他们看来,这在短期内不可能对市场格局造成影响。陶瓷业专家陈丁荣认为,房产商走多元化道路,除了对自身起到补充作用外,客观上会加大相关行业的竞争,这对于家居业的发展是一个良性促进。
“我个人认为不会改变,市场要做得好,还是要专业化细分。个别发展商的举动暂时未影响到家具行业的格局。”顺德皇朝家私集团总经理岑洛维说。
业界人士表示,尽管房产商在资金上有一定优势,但在零售渠道上依然是品牌家居商家的天下。工程渠道方面,尽管房产商可以用自己制造的产品,但其它开发商出于竞争考虑,不一定会采用。
富林地板董事副总裁杨子明表示,从地板地板制造业的角度看,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入家居业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开发商更多是为了防止建材价格不稳定带来的风险,使得成本更加可控,从而提高利润率。不过,开发商不可能把家居业作为主业,只能说这是战略上的提升。
“如果真要建立品牌,一般是先进行并购,再逐步建立渠道、品牌等优势”,杨子明认为,家居业未来的发展是消费者明确定位以及专业化细分,从入行到建立优势,需要走很长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