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抄袭事件不断 有效借鉴成橱柜企业的发展关键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在中国家具发展的历程中,抄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词语,有人笑称是“国内抄国外,小牌抄大牌“。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也表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长期困扰行业的问题,抄袭外观设计的现象在行业内常有发生。“近日,亚振家具进驻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产品被指涉嫌抄袭微建设计首席设计师宋微建的作品,一时间炸得家具圈一片哗然。
家具抄袭事件不断 有效借鉴成橱柜企业的发展关键
亚振抄袭事件回顾
此次亚振家具抄袭事件,宋微建在微博上指出,亚振家具在和他商谈合作未果的情况下,擅自模仿了他的原创家具设计,并以“中国设计“名义进入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亚振家具方面回应说,进入世博会中国馆的70多件家具均由亚振与清华美院共同创作,至于被指“抄袭“的那件家具是整体系列设计的其中一个款式,绝非抄袭。
细数近期家具抄袭门
从2012年至今,家具名企因为抄袭的纠纷此起彼伏。2012年上海家具展上,北京依诺维绅家具指认麦斯得尔多款型号产品涉嫌抄袭,后反被麦斯得尔告上法庭要求赔偿。2013年,深圳家具展展会现场,北京荣麟家具向深圳家具会展组委会知识产权组委会提起申诉,称深圳耀华宜家家具有限公司(柏森家具)大观系列涉嫌外观侵权。2013年6月,双叶家具起诉赖氏家具一案得到宣判,济南澳克家具有限公司(赖氏家具)败诉,成为该起系列索赔案中的第一个因抄袭败诉的家具企业。2014年年底,北京世纪百强家具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将一统国际家居、宣毅(天津)家具有限公司和天津东升家具制造有限公司三个品牌告上法庭。
抄袭多因利益驱动
据悉,橱柜等家具很少有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且外观模仿起来不难,所以设计得好的产品,经常被抄袭。有消费者就表示,进了卖场,经常能看到不同品牌却相似度极高的橱柜产品,问起店员,都说自己是原创的。国内品牌抄国外的,小品牌抄大品牌的,你抄我我抄你,抄来抄去,最后消费者都不知道谁家是原版了。在如今,无论是企业还是设计师,都应该是知法懂法的,但为何还频繁出现抄袭事件?专家分析,橱柜等家具业界抄袭成风,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利益“二字。如今抄袭得来的利益很大,违反法规的成本太低。
专家表示:“原创不是上下嘴皮一碰说做就做的,企业和设计师对它的投入心血是非常多的,而且成功率不会是百分之百。而抄袭者省去了如培育一样的最费劲环节,直接得到了很多不应有的利益。“某家具董事长也表示,国内的很多家具企业并未意识到“抄袭“的恶果,他们习惯性地享受抄袭以及用最小的成本及代价换取最丰厚的商业利润,这一看似精明的商业智慧,却直接把创新的原动力扼杀在襁褓之中。
橱柜企业可以通过模仿进行创新和延伸
诚然,抄袭的产品尽管在外观和材质等方面进行模仿,但抄袭不到原有的制造工艺和品质。复制模仿是每个国家发展时必须经历的过渡期,日本、美国也都经历过。模仿不可怕,但企业如果把模仿抄袭变成赖以生存的方式,那这就是不可取的。橱柜企业可以通过模仿达到自己创新的延伸和发展,简而言之就是抛弃简单的模仿,进行有效的借鉴,这才是橱柜行业的成长之道。橱柜企业应该学会借鉴先进的技术、工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最终实现原创。
总之,在原创的路上,一批企业必然会死掉,这是成长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