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乱发消费券你说说该咋规范?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精明的商家乘机打出擦边球,不定期地向市民派发各种消费券,一时间,消费券“充斥”市场。
形形色色的消费券中,有几个能真正带动市场?给消费者实惠?百姓对消费券的发放范围是否还有更大期待?本报2号“民间提案”,关注近期非常火爆的消费券发放现象,同时期待您的合理化建议。
旅游消费券打响头炮
4月21日下午6时,省城晋祠博物馆门前,检票员小黄告诉记者:“最近来旅游的人特别多,早上8点开门就有人在门口等着,这种情况很久没有碰到了。”
河北游客宋振芳是在当地报团参加山西游的,原先的价格在600元左右,但拿到消费券后能省100元,他们一家五口,省下500多元。
晋祠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旅游消费券的带动作用,参观人数创出近年新高,不仅一扫前三个月的低迷局势,而且比去年同期还多出7000多人次。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在旅游消费券的带动下,山西旅游总收入达到132.85亿元,山西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原计划发放出去的千万元旅游消费券要实现70%的回收率,现在看来这个比例会更高。
民间消费券跟风出炉
在旅游消费券打响头炮后,商家也开始把消费券当作营销重点。3月25日,省城某商业集团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会员每人可以领到最多200元面额的消费券。
随后,太原某涂料企业宣布派发500万元“消费券”,某电器商宣布发放总值300万元的消费卡。其他家电、家装用品等商家的消费券也开始频频面世,甚至连饭店、超市也加入了派发消费券的行列,常常出现排队领票的场面。
噱头还是真实惠
“现在旅游真的比较实惠。”闫理俊告诉记者,“最近其他省份也开始向山西发放消费券,像河北在太原发放消费券后,太原市民报团到石家庄旅游能享受最多五折的优惠。”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外省旅游消费券的发放,省外游的价格有望下调。
对于旅游消费券,消费者有着更多的期待,而对于商家发放的消费券,不少人还是有很多质疑。
在省城一家家电卖场,正在选购饮水机的冯女士说:“我手里就有这种百元面额的消费券,但只能用于购买限定商品,这跟以前流行的购物返券没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打折。”
刚刚在某商场买了一双鞋的胡女士表示,尽管拿到商家派发的上百元消费券,但她计算后发现并不能省多少钱。“原先春夏换季商家一般都打7折,但在消费券使用期限内,都变成8折,很多品牌还取消打折活动。”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由于设置了领取和支付限制,如凭会员卡领取、消费金额在300元以上、不能参与其他促销活动等,消费者对于商家消费券的热情正在逐渐淡去。
多数居民希望拿到消费券
在“百度山西吧”中,有网友贴出消费券专项调查,“全国 (包括台湾省)都在发消费券,山西该发吗?”多数回复者表示赞同。
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的专项调查显示,多达83%的被调查者希望太原市政府向居民发放消费券,其中30%的被访者表示越快发越好。
在“该发”的声音中,41%的被访者认为消费券应该户均1000元。对于发放领域,39%的被访者认为该用于日常生活消费,31%则认为该用于旅游、教育、医疗等领域,30%认为该用于所有行业消费。
对于怎么发,市民也有建议。徐女士认为,政府部门应对目前商家随意派发消费券的现象进行整顿,规范发放行为,真正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