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家电维修的“宰客“招数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上周,市民王世锋家的一台尚朋堂电磁炉坏了,拿到长风街某电器维修部换了一根保险丝,不料使用两天后再次出现短路情况。无奈王世锋只好来到位于东岗路的尚朋堂特约维修点,这里的维修人员告诉他,先前换上的保险丝属于假冒伪劣产品,根本用不住。王世锋这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
这仅仅是一些家电维修店惯用"伎俩"之一。"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在本市有着10多年家电维修从业经历的吴师傅向本报披露了家电维修 "黑店"的常见骗人 "招数",以警示消费者。
设置陷阱
事例:前不久,家住桃南的市民韩大爷为修自家的彩电,通过报纸找到了一家号称"50元包修"的小广告维修店。自称关师傅的维修人员上门后,发现是显像管的管座故障,需要重新更换,开口就要价200元。经过韩大爷再三还价,关姓维修人员最终将价格降到了100元,并说不能再便宜了。当时韩大爷感觉这一价格可能确实见底了。后来,韩大爷的儿子咨询省家电维修协会却得知,显像管管座只是电视维修的小零件,成本仅有10元钱,而且一些正规网点对包修期内的显像管管座是免费更换的……
揭秘 :眼下,一些家电维修小广告大多打出"50元包修"的旗号,诱惑了不少贪图便宜的消费者。维修黑店正是抓住顾客怕多花钱的心理,先诱你上钩,然后步步设套,最后狠狠宰消费者一笔。
偷梁换柱
事例:今年2月,市民李女士家的冰箱不制冷了。为图方便她找到附近街边某电器维修店,这里的师傅检查后告诉李女士,是压缩机出现了故障需要进行更换。李女士信以为真,最后花了150元让这家店换了台新压缩机。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机器又出现了类似故障。这回,李女士找到了卖冰箱的那家特约维修点,在花几十元加了点氟利昂后,机器便运转自如了。更让李女士气愤的是,维修师傅告诉她刚刚更换过的压缩机居然是经过翻新的旧压缩机。
揭秘:本来仅需几十元就能解决的故障,一旦更换关键配件,就成为上百元的买卖。其中丰厚的差价自然中饱了黑维修店的私囊。不仅如此,黑维修店还要在关键部件上"以旧换新",一里一外 ,消费者又要承受不少损失。还有的黑维修店甚至在修不好的情况下,拆走所修电器的关键零配件,增加了消费者的维修成本,需要引起警惕。
避实就虚
事例:去年10月,漪汾小区的柴先生家中的粤华电热水器坏了,他通过114查号台找到了"山西昌宏电器维修"。一位刘姓师傅上门更换了电热管,柴先生为其支付了80元钱。结果这台"修好"的电热水器一天耗费了12度电。柴先生请教行家后发现,更换电热管导致了热水器温度控制配件的失灵, 机器始终处于工作状态而无法停止,使得耗电量剧增。柴先生由此白白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揭秘:对于一些难修理的电器,部分低素质维修人员采取了"瞒天过海"的欺骗手段,将真正的难题隐瞒不报,只拣最容易处理的故障甚至捏造故障来进行修理。这样不但解决不了电器的问题,常常还造成新的故障。最终受害的却是消费者。
省家电维修协会孔建华秘书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规定,同一家电故障在维修后有三个月的包修期,即在三个月内如果出现同样问题由同一维修店负责免费维修。但在实际维修过程中,无证照、无资质的维修"黑店"根本不予执行。对于维修后又"旧病复发"的电器,"黑店"总是百般推诿,拒绝再次登门,有的甚至玩起了失踪。由于"黑店"既没有地址,也没有票据,一般只留一部电话,往往造成消费者投诉无门。
对此,孔建华特别提醒消费者,维修家电产品要尽量找具备维修资质的专业网点或者是厂家特约维修网点,还要仔细甄别维修人员的手法,以免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