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销量占比持续下滑 行业发展信心何在
受“马桶盖”事件影响,今年上半年智能马桶狠狠地火了一把,智能卫浴产业发展一片看涨之势。随着这一事件余波渐渐散去,智能马桶热度顺势回落,销量占比持续下滑,其他卫浴产品智能化发展更是雷声大雨点小。行业发展信心何在?
深扒“中外智能马桶史” 揭秘一夜爆红背后的故事
吴晓波《去日本买支马桶盖》一文发表之前,想必很多国人根本就不知道原来马桶也智能。其实,智能马桶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1964年,美国人Arnold Cohen为方便患病的父亲使用,发明了集冲洗和烘干为一体的智能马桶盖;80年代开始,日本TOTO株式会社开始不断完善更新技术,将之发扬光大。如今的智能马桶基于健康和方便两个关键因素,加入了座便盖加热、温水洗净、音乐等多种功能,更加人性化。
国内智能马桶的起步虽不及美国、日本,但也已有20年的积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标准委员会秘书长王博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智能马桶的研发生产始于1995年前后,2010年开始着手制定智能坐便器国家标准,2013年立项。行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智能坐便器将会有较大突破,会成为卫浴行业新的热点。今年初的‘马桶盖’事件,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智能马桶以人们最关心的健康问题作为切入点、发家早、国际背景深厚、国内多年技术改进和市场培育,再加上“马桶盖”事件催化,终于耐不住寂寞,脱颖而出,看似偶然,却是必然。
2015年智能马桶厚积薄发,这是国内智能卫浴发展里程碑式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