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无障碍设计是如何体现的?为何能获得全世界的赞誉?
日本是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国家,哪怕是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城市,都是随处可见白发工作者活跃在譬如出租车,超市,餐厅等行业。
如果去日本小城旅行,年轻人就更少见了,游戏厅里玩的几乎都是白发老人。
对于老龄化,日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启动各项措施,致力于改善公共无障碍措施。
日本公共设施里的通用设计
在国内,很少在地铁里看见坐轮椅的乘客,但是在日本,残疾人出行是很常见且很正常的事情,这难道是日本人的残疾人多吗?
其实并不是,是日本的公共设施做的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需求,让残障人士不仅可以自由外出,还可以舒适的外出。
例如,日本很多路面跟店面内的高度一样,没有高低差,行动不便者完全无障碍;排气孔的缝隙非常小,不会卡住高跟鞋,而且店内也有一道排气孔,防止店内进水等。
无障碍楼梯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残疾人专用看台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根据台阶走势设计的扶手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这就是无障碍环境,那些贴心的设计,为的是让0-100的人,不论行走,坐轮椅,拿拐杖,都可以畅游舒适的出行。
要说日本无障碍设计,细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我就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区域—厕所!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在日本人的眼里,厕所=门面。
如何让残障人士或老年人有尊严地如厕,一间厕所,就足以展示日本人的细致与人性化。
其中有不少的设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了父母,长辈,更是为了未来也会渐渐老去的自己!
标准化的无障碍设施
包括自动门,护理床,洗脸盆,坐便器,这四个设施是标准化的无障碍设施。
自动门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日本无障碍厕所的入口非常宽大,入门采用自动门系统,宽度标准是90cm以上。
厕所内外地面高度没有落差,轮椅和婴儿车都可以直接进入;比起一般厕所,无障碍厕所的开关门按钮位置较低,方便轮椅人士使用。按钮设计成较大形状,只用指甲或手肘就可以轻易操作。
护理床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标准高度是50cm,尺寸为60*150cm,细心的考虑到使用者脱衣,换衣,甚至平躺休息等需求而设计的护理床。
带扶手的小便池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男士小便池也提供无障碍设施,辅助扶手安装在小便池上方,左侧以及右侧,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安心。
座便器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马桶的高度为40-45cm,座便器周围有足够的空间,保证轮椅可以顺利的调整方向。
洗手盆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台盆的标准高度是小于80cm,盆下留出至少60cm的高度,确保轮椅可以顺利流出。部分上面还安装了无障碍扶手,更加方便。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以及洗手盆标配的感应式水龙头,无需费力,方便操作。
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除了上面的这些标准设备,还有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些人性化设计,从这些暖心的下细节,更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对“人”的关怀和照顾。
婴儿护理台+安全座椅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高速列车上的公共卫生间
有了护理台,宝妈们不需要弯着腰给孩子换尿布,减少腰酸腰痛;折叠座椅一般承重能力高达20kg,不需要担心孩子的安全。
扶手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扶手的高度为65-70cm,左右之间的距离为70-75cm,扶手内测距离墙面至少5cm,以便握手。
醒目的引导区

(图片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关于日本的无障碍厕所,很多人性化的细节设计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国内的无障碍设施也在逐步发展,要说我们离一个无障碍社会的建立还有多远?答案未可知。但只要我们始终走在这条路上,就一定离那一天不远。
(文章来源:莫顿洁具公众号,侵删)



